2025 – 07 – 18 QT 以西結書 1:1~14

以西結書 1:1~14
1:1 當三十年四月初五日,以西結(原文是我)在迦巴魯河邊被擄的人中,天就開了,得見 神的異象。
1:2 正是約雅斤王被擄去第五年四月初五日,
1:3 在迦勒底人之地、迦巴魯河邊,耶和華的話特特臨到布西的兒子祭司以西結;耶和華的靈降在他身上。
1:4 我觀看,見狂風從北方颳來,隨着有一朵包括閃爍火的大雲,周圍有光輝;從其中的火內發出好像光耀的精金;
1:5 又從其中顯出四個活物的形像來。他們的形狀是這樣:有人的形像,
1:6 各有四個臉面,四個翅膀。
1:7 他們的腿是直的,腳掌好像牛犢之蹄,都燦爛如光明的銅。
1:8 在四面的翅膀以下有人的手。這四個活物的臉和翅膀乃是這樣:
1:9 翅膀彼此相接,行走並不轉身,俱各直往前行。
1:10 至於臉的形像:前面各有人的臉,右面各有獅子的臉,左面各有牛的臉,後面各有鷹的臉。
1:11 各展開上邊的兩個翅膀相接,各以下邊的兩個翅膀遮體。
1:12 他們俱各直往前行。靈往哪裏去,他們就往那裏去,行走並不轉身。
1:13 至於四活物的形像,就如燒着火炭的形狀,又如火把的形狀。火在四活物中間上去下來,這火有光輝,從火中發出閃電。
1:14 這活物往來奔走,好像電光一閃。

1. 經文3遍

**2. 今天默想經文 ** 結 1:1 當三十年四月初五日,以西結(原文是我)在迦巴魯河邊被擄的人中,天就開了,得見 神的異象。
1:10 至於臉的形像:前面各有人的臉,右面各有獅子的臉,左面各有牛的臉,後面各有鷹的臉。

3. 默想分享 經文背景:以西結書的歷史背景,主要圍繞著猶大亡國和以色列人被擄到巴比倫的事件。 公元前597年,猶大國王約雅斤和許多精英被尼布甲尼撒王擄到巴比倫,其中包括先知以西結。 這些被擄的人在巴比倫的迦巴魯河邊定居下來,開始了流亡生活。 以西結書的內容,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,向以色列人傳達上帝的信息,預言耶路撒冷的毀滅,並安慰和鼓勵被擄的百姓。

(1)v1~3 以西結在被擄之地(迦巴魯河邊)看見了神的異象。「30年」一般學者認為很可能就是以西結此時的年紀為30歲,以西結本身即為祭司(v3),按照律法,應該25歲開始實習(民8:24),30歲正式在聖殿事奉(民4:3);但他卻在25歲時被擄,30歲蒙召作先知,成為神在被擄百姓中間話語的出口。另一方面,我們也當了解猶大被擄是神的旨意,但即使亡國,神仍然與祂的子民同在,並且要在患難之中煉淨他們成為合用的器皿,將來回歸故土。神在任何時候、任何地點,都看顧屬祂的子民,不單是在耶路撒冷的聖城聖殿,更是在被擄異族的「迦巴魯河邊」。

v4~14 以西結描述他在異象中所看到天使:四活物。關於這四活物,我們從解經的資料中歸納重點: 一、這四活物明確地說,就是天使「基路伯」:「這是我在迦巴魯河邊所見、以色列 神榮耀以下的活物,我就知道他們是基路伯。」(結10:20)基路伯在聖經中多次被提及,包括亞當夏娃犯罪之後,神差基路伯把守「生命樹的道路」(創3:24);在約櫃上有二個基路伯,面對面、連結在一起,翅膀高張遮掩施恩寶座。在所羅門所建聖殿中多處使用基路伯成為重要妝飾(列王記上下)…,甚至到了啟示錄使徒約翰又在異象中看見四活物。另人驚奇的是,墮落的天使長撒但也可能曾經是基路伯(結28:12~15)。在聖經中各處描繪出來的基路伯圖像除了都有翅膀這點一致之外,描繪的形象俱有不同。

二、以西結描繪四活物的形象(v5~14)(註:象徵的內容來自網路解經資料):
— 有人的形象(v5、13):「有人的形像」(v5)。 但也如燒著火炭的形象,又如火把的形狀(v13)。 –– 四個臉面(v6~10):前面是「人的臉」(象徵智慧與人性)、右邊是「獅子的臉」(象徵威嚴和能力)、左邊是「牛的臉」象徵(勞力和堅韌)、後面是鷹的臉(象徵敏捷與高遠)。
— 四個翅膀(v6、9~11):每個活物有四個翅膀:兩個向上伸出、彼此相接,兩個遮蓋身體。許多學者認為基路伯的翅膀象徵著上帝的保護和遮蓋,就像它們遮蓋施恩座一樣,也象徵著上帝對祂子民的保護。
— 腿與腳掌(v7):腿是直的。腳掌像牛犢之蹄,都燦爛如發亮的銅。 — 手:在四面的翅膀下,各有一只人的手。
— 行動特徵(v9、12):行走必不轉身;俱各自往前行。靈往哪裏去,他們就往那裏去,行走並不轉身。
— 火焰與光輝(v13~14):火在四活物中間上去下來,這火有光輝,從火中發出閃電。這活物往來奔走,好像電光一閃。

4. 今天的回應 即使先知在世上的國家已經被擄被滅了,但是真正掌管他們命運的卻是「天上的王」。神不打盹,不睡覺,一直默默關注自己的百姓。時候到了,神要顯現,安慰自己的子民,引領我們走天國成聖的道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