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 – 07 – 29 QT 以西結書 9:1~11

以西結書 9:1~11
9:1 他向我耳中大聲喊叫說:「要使那監管這城的人手中各拿滅命的兵器前來。」
9:2 忽然有六個人從朝北的上門而來,各人手拿殺人的兵器;內中有一人身穿細麻衣,腰間帶著墨盒子。他們進來,站在銅祭壇旁。
9:3 以色列 神的榮耀本在基路伯上,現今從那裏升到殿的門檻。 神將那身穿細麻衣、腰間帶著墨盒子的人召來。
9:4 耶和華對他說:「你去走遍耶路撒冷全城,那些因城中所行可憎之事歎息哀哭的人,畫記號在額上。」
9:5 我耳中聽見他對其餘的人說:「要跟隨他走遍全城,以行擊殺。你們的眼不要顧惜,也不要可憐他們。
9:6 要將年老的、年少的,並處女、嬰孩,和婦女,從聖所起全都殺盡,只是凡有記號的人不要挨近他。」於是他們從殿前的長老殺起。
9:7 他對他們說:「要污穢這殿,使院中充滿被殺的人。你們出去吧!」他們就出去,在城中擊殺。
9:8 他們擊殺的時候,我被留下,我就俯伏在地,說:「哎!主耶和華啊,你將忿怒傾在耶路撒冷,豈要將以色列所剩下的人都滅絕嗎?」
9:9 他對我說:「以色列家和猶大家的罪孽極其重大。遍地有流血的事,滿城有冤屈,因為他們說:『耶和華已經離棄這地,他看不見我們。』
9:10 故此,我眼必不顧惜,也不可憐他們,要照他們所行的報應在他們頭上。」
9:11 那穿細麻衣、腰間帶著墨盒子的人將這事回覆說:「我已經照你所吩咐的行了。」

1. 經文3遍

2. 今天默想經文 結 9:9 他對我說:「以色列家和猶大家的罪孽極其重大。遍地有流血的事,滿城有冤屈,因為他們說:『耶和華已經離棄這地,他看不見我們。』
9:10 故此,我眼必不顧惜,也不可憐他們,要照他們所行的報應在他們頭上。」

3. 默想分享 (1)在上一章(第八章)中,上帝向以西結揭露了耶路撒冷聖殿內令人髮指的偶像崇拜;而在本章,上帝不再只是揭露,而是召來天上的使者,對這座充滿罪惡的城執行毀滅性的審判。這一章以其令人戰慄的殺戮場景,深刻地闡釋了上帝的公義、審判的嚴厲。

v1~6上帝要審判刑罰耶路撒冷,差遣了7位審判的天使登場: 一、其中6位聖經稱他們 —「手中各拿滅命的兵器前來」、「手拿殺人的兵器」(v1~2),他們的任務是執行處決。
二、第7位天使比較特別,「身穿細麻衣的人,腰間帶著墨盒子」。 「細麻衣」在聖經中通常與祭司職分、聖潔及天使的形象聯繫在一起(參但以理書10:5)。他腰間帶著「墨盒」(文士的書寫工具),表明他的任務不是毀滅,而是記錄和分別。

v3「以色列 神的榮耀本在基路伯上,現今從那裏升到殿的門檻。」上帝的榮耀從約櫃上的基路伯之間,移動到聖殿的門檻。這是上帝即將離開聖殿的第一步,從至聖所移動到門口,是為了親自監督並授權這場審判。

v4~6 上帝吩咐第7位天使–「你去走遍耶路撒冷全城,那些因城中所行可憎之事歎息哀哭的人,畫記號在額上。」(v4)在上帝毀滅開始之前,首先要標記出那些應該被保守的人,也就是「餘民」: 一、誰能得到記號? 得到記號的,不是那些自認為義或地位尊貴的人,而是那些「因城中所行可憎之事歎息哀哭的人」(v4)。他們是真正與上帝心意相通的餘民,他們為國家的罪惡感到由衷的悲傷和痛苦,而非同流合污或麻木不仁。
二、在審判之日,餘民要被特別地保守:「只是凡有記號的人不要挨近他。」(v6)

v5~7 上帝吩咐6位拿著殺人兵器的天使:「要跟隨他走遍全城,以行擊殺。你們的眼不要顧惜,也不要可憐。要將年老的、年少的,並處女、嬰孩,和婦女,從頭殺起,只是凡有記號的人不要挨近他。」、「要污穢這殿,使院中充滿被殺的人。你們出去吧!」上帝的命令是嚴厲且無情的。擊殺的範圍涵蓋所有年齡和性別的人,顯示了罪惡的普遍性以及審判的徹底性。看似殘酷的命令,實則反映了耶路撒冷的罪孽已病入膏肓,達到了必須被完全清除的地步。v6「於是他們從殿前的長老殺起。」這是令人震驚的神學宣告:審判要從上帝的家起首(彼前4:17)聖殿本應是聖潔的中心,卻因領袖的帶頭犯罪(第八章的長老)而成為罪惡的源頭。因此,潔淨也必須從這裡開始。地位越高、責任越重的人,將最先面臨審判。

(2)v8~11是先知以西結的代求與上帝的回應。聖經中的先知,既是「守望者」,也是「代禱者」:「哎!主耶和華啊,你將忿怒傾在耶路撒冷,豈要將以色列所剩下的人都滅絕嗎?」(v8)

v9~10上帝的回應:「以色列家和猶大家的罪孽極其重大。遍地有流血的事,滿城有冤屈,因為他們說:『耶和華已經離棄這地,他看不見我們。』故此,我眼必不顧惜,也不可憐他們,要照他們所行的報應在他們頭上。」
一、猶大的「罪孽極其重大」,已經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。
二、「遍滿流血的事,滿城有冤屈」: 社會公義蕩然無存,到處是暴力和冤屈。
三、不肯尋求上帝,反倒「掩耳盜鈴」、「自欺欺人」:因為他們說:『耶和華已經離棄這地,他看不見我們。』」
四、上帝必要審判:「我眼必不顧惜,也不可憐他們,要照他們所行的報應在他們頭上。」

4. 今天的回應 有時候覺得,如果聖經沒有舊約,只有新約多好,這樣不管我們要去傳福音,或是讓人信耶穌就更簡單容易了,因為舊約的上帝實在不容易讓人親近接受,特別又有「約伯記」推波助瀾?上帝為什麼不自我美化一下呢?感謝神,神並沒有這樣做,而是真實地向世人啟示祂自己,是一位恨惡罪惡,喜愛施恩憐憫的神。世人錯以為愛就是完全的接納,所以連悔改也不必了,甚至有不少的基督徒都有這樣的錯覺。其實上帝的愛,是給人悔改的機會與恩典,而不是允許人活在罪中為所欲為,從舊約到新約都是一樣。對於願意悔改的「餘民」,上帝必定保守眷顧;但是對於故意不悔改,以為「耶和華已經離棄這地,他看不見我們。」恐怕要面對—「審判要從上帝的家起首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