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 – 08 – 07 QT 以西結書 14:1~11
以西結書 14:1~11
14:1 有幾個以色列長老到我這裡來,坐在我面前。
14:2 耶和華的話就臨到我說:
14:3 人子啊,這些人已將他們的假神接到心裡,把陷於罪的絆腳石放在面前,我豈能絲毫被他們求問麼?
14:4 所以你要告訴他們:主耶和華如此說:以色列家的人中,凡將他的假神接到心裡,把陷於罪的絆腳石放在面前,又就了先知來的,我─耶和華在他所求的事上,必按他眾多的假神回答他(或譯:必按他拜許多假神的罪報應他),
14:5 好在以色列家的心事上捉住他們,因為他們都藉著假神與我生疏。
14:6 所以你要告訴以色列家說:主耶和華如此說:回頭罷!離開你們的偶像,轉臉莫從你們一切可憎的事。
14:7 因為以色列家的人,或在以色列中寄居的外人,凡與我隔絕,將他的假神接到心裡,把陷於罪的絆腳石放在面前,又就了先知來要為自己的事求問我的,我─耶和華必親自回答他。
14:8 我必向那人變臉,使他作了警戒,笑談,令人驚駭,並且我要將他從我民中剪除;你們就知道我是耶和華。
14:9 先知若被迷惑說一句預言,是我─耶和華任那先知受迷惑,我也必向他伸手,將他從我民以色列中除滅。
14:10 他們必擔當自己的罪孽。先知的罪孽和求問之人的罪孽都是一樣,
14:11 好使以色列家不再走迷離開我,不再因各樣的罪過玷污自己,只要作我的子民,我作他們的神。這是主耶和華說的。
1. 經文3遍
2. 今天默想經文 結 14:4 所以你要告訴他們:主耶和華如此說:以色列家的人中,凡將他的假神接到心裡,把陷於罪的絆腳石放在面前,又就了先知來的,我─耶和華在他所求的事上,必按他眾多的假神回答他(或譯:必按他拜許多假神的罪報應他)。 14:11 好使以色列家不再走迷離開我,不再因各樣的罪過玷污自己,只要作我的子民,我作他們的神。這是主耶和華說的。
3. 默想分享 在結13章中上帝十分嚴厲的指控男、女假先知,並發預言攻擊審判他們。今天本章(結14章)則是針對去尋求假先知的「需求方」— 「以色列長老們」。雖然他們外表看起來似乎很敬虔:「要為自己的事求問神」(v7),但是上帝早已鑑察他們邪惡的內心—「內心早已被偶像佔據,卻仍假意來尋求上帝指引的百姓領袖。」,而定他們與假先知同罪。若不悔改,同樣要遭受上帝的審判與攻擊。
(1)v1「有幾個以色列長老到我這裡來…」, 這些是第二批來求問先知的長老,他們與第一批(8:1)不同,表面上尋求神,心中卻早已「將他們的假神接到心裡,把陷於罪的絆腳石放在面前」(v3、4、7),所以已經與神「生疏」(v4)。他們表面上敬拜神,但並不是想遵行神的旨意。
「坐在我面前」,他們來找以西結,就是為他們自己的事想要「求問先知」(v1、7)。如果就表面上來看,這是好事,一個人遇到事情時並不是去拜偶像尋求假神,反而是尋求真先知的幫助,那不是智慧與敬虔的舉動嗎?但是「人是看外貌,神是看內心」。上帝透過先知光照、指控這些來尋求先知者內心的真實光景:
一、「這些人已將他們的假神接到心裡」(v3、4、7):這是本段的核心問題。他們的偶像崇拜,不只是外在的跪拜一個雕像,而是內心深處的背叛。他們已經在心靈的寶座上,為假神(原文 gillulim
,意為「糞堆偶像」,一個極其輕蔑的詞)留好了位置。這意味著他們的忠誠、盼望、安全感和最終的信靠,都已交給了上帝之外的人事物。
二、「把陷於罪的絆腳石放在面前」(v3、4、7): 他們明知什麼會使他們犯罪跌倒,卻故意將其放在眼前,隨時準備去順從它。這表明他們的罪不是無心之過,而是刻意為之。《活潑的生命》—「他們看似來尋求神的指示,其實內心早已預設立場,依舊懷抱著『耶路撒冷必不會陷落』的虛妄盼望。他們並非單單尋求神的旨意,而是想要利用神來證明自己的想法是對的。耶和華因此嚴厲宣告對他們的審判。凡心裏沒有神,卻把偶像接到心裏,跟從偶像,墮落犯罪的人,即心懷二意的人,不可能從神那裏得著什麼。」
v3~5 上帝對於他們的回應: 一、拒絕被求問(v3下): 「我豈能絲毫被他們求問呢?」這是一個強烈的反問。上帝宣告,祂絕不容許自己被當作眾多偶像中的一個選項來「諮詢」。對於這種心懷二意的虛假敬拜,上帝拒絕被他們求問。
二、v4「必按他眾多的假神回答他(或譯:必按他拜許多假神的罪報應他)」:這是一個令人驚訝的審判。就是當一個人既然「故意心裏剛硬」,對於上帝已經明講的話卻剛硬不肯聽,卻還一直故意不斷去找先知,想要聽到「不一樣的答案」直到滿足符合他的期待為止。這種乖僻悖逆的內心,上帝不會說他們喜歡聽的話來討好他們,而是上帝會任憑他們被自己所喜愛的假先知所欺騙,得到他們想聽的謊言,從而加速他們的敗亡。
三、v5「好在以色列家的心事上捉住他們,因為他們都藉著假神與我生疏。 」可譯為「為要奪回以色列家的心,他們全都拜偶像,與我疏遠了」(和合本修訂版,英文ESV譯本)。意思是上帝這個審判性的回應,其最終目的卻是帶有救贖意圖的。上帝要用這種方式「抓住」他們的心,讓他們從虛假敬拜的麻木中驚醒,意識到自己的罪,從而為悔改創造一個契機。
(2)v6~18 本章的後半段信息,上帝透過先知向百姓發出「悔改的呼召與審判的警告」。上帝的審判是因為祂是公義的,斷不能以有罪的為無罪。但上帝又是慈愛的,不斷透過先知發出警告的信息,勸人趕緊回頭,何必受審?
v6~8 唯有悔改才是唯一的出路:「主耶和華如此說:回頭罷!離開你們的偶像,轉臉莫從你們一切可憎的事。」偶像在那裏?在心裏!偶像是什麼?只要取代神的旨意與話語的,全都是偶像!偶像不見得是「有形的」,更多時候是無形的,因為可能就是人的自以為是,是人不肯放手的堅固營壘。在這段經文中可能就是他們不肯放棄對耶路撒冷的倚靠,把國家城市的地位放在上帝的旨意之上,都可能成為「偶像」。
人若是拒絕悔改,後果就是 —「我必向那人變臉」:象徵上帝的恩惠轉為敵對的忿怒。 — 「使他作了警戒、笑談」: 他本人將成為一個公開的、被羞辱的負面教材,一個警示他人的「鑑戒」。 —「將他從我民中剪除」: 他將被逐出約的群體,面臨死亡。其目的是為了潔淨整個社群。 「你們就知道我是耶和華。 」上帝的名要被高舉!上帝的旨意終必成全!
v9 「先知若被迷惑說一句預言,是我─耶和華任那先知受迷惑,我也必向他伸手,將他從我民以色列中除滅。」這句話並非指上帝是謊言的源頭。在希伯來思想中,這是一種表達上帝至高主權的方式。它意味著—「一個先知如果內心已經敗壞,貪圖私利,願意說謊迎合他人(如13章所述),上帝就會「任憑」他在自己的罪中越陷越深,讓他被自己的貪婪和謊言所迷惑。—《網路解經資料》
v10 同等的罪責:這是神聖的公義。在這場虛假的交易中,「求問的人」(需求方)和「先知」(供應方)罪責相等。上帝不會偏袒任何一方,他們必將承擔同等的罪孽和刑罰。
v11潔淨與恢復:整個嚴厲審判的最終目的,是為了達到一個煉淨的效果。「好使以色列家不再走迷離開我…他們要作我的子民,我要作他們的神。」上帝要藉著清除這些虛假的敬拜者和供應者,來潔淨祂的子民,使他們能與祂重建一個真實、專一的約的關係。
4. 今天的回應 今天的經文,委實給了我們不小的震撼。但仔細想想,其實在我們自己身上,或是在教會裏面,這些現象層出不窮。很多時候人是不想要「求問神」的,因為心中早有定見。但有時候人雖然已有定見,卻又害怕受虧損,於不是不斷地找牧者、弟兄姊妹、先知…,想要聽到認同自己看法的聲音,來確保自己能夠走在「自己定意的路上」。有時候是找工作,有時候是談戀愛,有時候是投資賺錢…。求問神是好事,但更多時候我們其實不想真的聽到「反對」的聲音,只是不斷在尋求「支持我看法」的聲音,對照今天的經文,這些「自己堅持的成見」其實早就成為我們的偶像了,上帝的話其實也無法改變我們,以致於只好「任憑我們」,直到我們謙卑捨己,重新回到上帝的旨意為止。我個人有太多慘痛的教訓,周遭的人也是經常看見,透過今天的經文,求神教導我們「放下自我」,謙卑尋求,以神為中心,「靈魂甦醒跟隨主走義路」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