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 – 09 – 10 QT 羅馬書 4:9~17

羅馬書 4:9~17 4:9 如此看來,這福是單加給那受割禮的人嗎?不也是加給那未受割禮的人嗎?因 我們所說,亞伯拉罕的信,就算為他的義,
4:10 是怎麼算的呢?是在他受割禮的時候呢?是在他未受割禮的時候呢?不是在受 割禮的時候,乃是在未受割禮的時候。
4:11 並且他受了割禮的記號,作他未受割禮的時候因信稱義的印證,叫他作一切未 受割禮而信之人的父,使他們也算為義;
4:12 又作受割禮之人的父,就是那些不但受割禮,並且按我們的祖宗亞伯拉罕未受 割禮而信之蹤跡去行的人。
4:13 因為神應許亞伯拉罕和他後裔,必得承受世界,不是因律法,乃是因信而得的 義。
4:14 若是屬乎律法的人才得為後嗣,信就歸於虛空,應許也就廢棄了。
4:15 因為律法是惹動忿怒的(或作:叫人受刑的);那裡沒有律法,那裡就沒有過犯。
4:16 所以人得為後嗣是本乎信,因此就屬乎恩,叫應許定然歸給一切後裔;不但歸 給那屬乎律法的,也歸給那效法亞伯拉罕之信的。
4:17 亞伯拉罕所信的,是那叫死人復活、使無變為有的神,他在主面前作我們世人 的父。如經上所記:「我已經立你作多國的父。」

1. 經文3遍

2. 今天默想經文 羅馬書 4:9~10 如此看來,這福是單加給那受割禮的人嗎?不也是加給那未受割禮的人嗎?因我們所說,亞伯拉罕的信,就算為他的義,是怎麼算的呢?是在他受割禮的時候呢?是在他未受割禮的時候呢?不是在受割禮的時候,乃是在未受割禮的時候。

3. 默想分享 保羅在這裡處理了一個猶太信徒極為關切的問題:割禮與稱義的關係。既然因信稱義的福分如此美好,那麼它是只給受割禮的猶太人,還是也給未受割禮的外邦人呢?保羅再次回到亞伯拉罕的生平,用一個無可辯駁的時間順序來論證。他巧妙地提問:神稱亞伯拉罕為義,是發生在他受割禮之前,還是之後? 答案是決定性的:是在他未受割禮的時候(創世記15章),遠早於他受割禮(創世記17章)之時。這個時間差證明了,「因信稱義」是獨立於並且先於「割禮」這個儀式的。那麼割禮的意義是什麼呢?保羅解釋,割禮是一個「記號」和「印證」,是為了印證他早已因信獲得的義。它本身沒有使人稱義的能力,而是一個外在的標記,證明內在的信心。因此,亞伯拉罕不僅成為了受割禮之人的父,更成為了「一切未受割禮而信之人」的父。這就為外邦人因信耶穌基督而得以稱義,打開了寬闊的大門,證明救恩的福分是普世性的,是給予所有相信之人,無論他們是否有猶太血統或遵行猶太儀式。

4. 今天的回應 天父,我感謝祢,因為祢的救恩是為萬民預備的。我感謝祢,我的得救與被接納,不是因為我的背景、傳統或任何外在的儀式,乃是單單因為我效法了亞伯拉罕的信心。求祢幫助我,不以外在的標準來論斷自己或他人,而是看重內心真實的信心。願我所行的,都能成為我內心信靠祢的印證,而不是企圖賺取祢恩典的功勞。奉耶穌基督的名禱告,阿們。